地源热泵的前世今生

热泵的定义

“热泵”是一种“能实现蒸发器和冷凝器功能转换的制冷机”,热泵技术是利用低温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技术之一,同时也是解决暖通空调的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规矿物燃烧能源是热泵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地源热泵的定义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是以浅层地热能资源,即蕴藏在地下水、地表水、土壤中的热能资源为低温热源,以水作为传热介质的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它有着高效节能、绿色环保、一机多用等诸多优点,目前在我国各个地区广泛应用。

热泵技术的发展

20世纪20~30年代,热泵才得到较快的发展。这是因为一方面在这之前工业技术特别是制冷机的发展为热泵的制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社会上出现了对热泵的需求。

在20世纪40~50年代,早期热泵技术又获得迅速发展,到1943年,大型热泵的数量已相当可观。

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初(1952~1963)这10年中热泵技术经历着迅速成长的阶段。欧洲和美国掀起了研究地源热泵的第一次高潮,但由于当时的化石能源价格较低,这种系统并不经济,因而未得到推广。

直到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出现了第一次能源危机,人们才开始关注节能、高效用能,因此地源热泵的研究进入了又一次高潮。

我国地源热泵应用发展概况

我国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并把能源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放在我们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之上。

随着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随着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尤其进入新世纪以来,能源、环境等等受到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形式下,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地源热泵的开发利用起步较晚,开始推广和研究地源热泵系统是在20世纪90年代。从2000年以来,地源热泵的开发利用在全国得到普遍推广应用,并且每年以10%~15%的速度增长,尤其是京津地区发展速度最快。

如今,地源热泵系统可谓遍地开花,但同时也表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地下水系统的回灌问题与地下水的污染问题;不适宜地区采用地埋管系统造成土壤温度失衡,直至系统瘫痪;地表水系统的腐蚀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等等。所以说,地源热泵系统仍旧处于发展期,各种问题亟待解决,这么优秀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应靠我们这一代暖通人继续发扬光大,同时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笔最美丽的财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