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再次出台利好政策 助推空气能热泵应用

煤炭燃烧,虽然提供了热量,但是也同样带来了不少污染物,常见的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还有可吸入颗粒物等等。如此多的污染性物质进入空气中,对环境的影响自是不容小视。因此,为了解决煤炭所带来的困扰,我国近几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行业。其中,空气能热泵这种利用空气来制热的清洁能源设备得到了最多的关注,在全国各个地区开始大力普及。

2017年11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公告2017年第50号《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17)》《国家工业节能技术应用指南与案例(2017)》,公告指出清洁能源分布式智能供暖系统技术适用于建筑、楼宇等供暖。该技术采用智能软件将供热机组、热计量控制装置、用户散热装置有效关联、形成一个系统,以气温和室温变化为指令,自动控制供热系统,实现供热系统动态化、智能化管理,从而达到系统节能。

根据不同城市生活小区能源供应性价比配套不同的空气源机组等清洁能源做热源。供暖系统安有热计量装置、温控装置、机组智能控制器,气温检测装置、数据集中器、计算机服务器。数据集中器将热计量装置、温控面板、无线智能角度阀、机组、气温检测装置、气温检测装置的数据实时传输到系统服务器。

服务器根据上传数据对室外气候状况及室内温度变化进行分析,通过无线智能角度阀调节室内温度、通过机组调整热水流量及温度,使供暖系统运行在能源消耗与供暖设定温度的需求达到平衡,节能而不影响舒适度,整个系统通过智能自动控制达到节能的目的。预计未来五年,技术推广比例达到10%,形成节能353.9万tce/a,减排C021768.58万t/a。

2017年11月13日,湖北省十堰市人民政府印发《十堰市“十三五”节能减排和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综合工作方案》,指出推进农业农村节能降碳,因地制宜采用空气热能等解决农房采暖、炊事、生活热水等用能需求,提升农村能源利用的清洁化水平。到2020年,全市农村清洁能源入户普及率达到45%。公共机构率先淘汰采暖锅炉、茶浴炉、食堂大灶等燃煤设施,实施以电代煤,率先使用空气能等清洁能源提供供电、供热/制冷服务。

2017年11月8日,湖北省宜昌市人民政府印发《宜昌市“十三五”节能降碳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指出要强化建筑领域节能降碳,推进利用空气热能、工业余热等解决建筑用能需求。积极推进茶叶加工以电代煤(柴)。因地制宜采用空气热能等解决农房采暖、炊事、生活热水等用能需求。公共机构率先淘汰采暖锅炉、茶浴炉、食堂大灶等燃煤设施,实施以电代煤,率先使用空气能等清洁能源提供供电、供热/制冷服务。

2017年10月27日,安徽省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宿州市“十三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指出加强公共机构节能,积极推广应用空气源热泵等产品和技术。推进煤改电,鼓励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力等优质能源替代燃煤使用。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空气热能等可再生能源,鼓励推广多能互补的能源利用方式,推进空气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

2017年10月24日,广东省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东莞市节约能源“十三五”规划(2016-2020 年)》,指出“十三五”时期,东莞市将建设可再生能源一体化建筑示范工程。大力推广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重点建设一批空气源热泵供热制冷等可再生能源一体化建筑示范工程。

加强民用节能型热水器的推广,推广空气能热泵等节能产品和技术。开展可再生能源应用和资源回收利用,实施新能源屋顶利用工程,在具备条件的公共机构推广应用空气能热泵示范项目。

2017年11月13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印发《南华县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南华县将积极发展空气能等新能源,培育开发清洁能源产业,加快推进空气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大力发展民生能源工程,优化民生用能结构。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强农村能源建设。

加快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加快推进空气能利用等工作,提高空气能热水器等应用普及率;提高农村能源普遍服务水平。“十三五”期间,全县共规划能源重点建设项目23项,总投资约109.9亿元。

2017年11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乌海市“十三五”节能降碳综合工作方案》,指出加强建筑领域可再生能源建筑集中连片应用,推广利用工业余热、空气热能等解决建筑用能需求。加快淘汰落后用能设备,推动制冷和供热系统节能改造。鼓励淘汰采暖锅炉等燃煤设施,继续推进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2017年10月19日,四川省广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广元市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2017-2020年)》,指出到2020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15万吨标准煤以内,“十三五”时期能源消费增量控制在70万吨标准煤以内。推进高效节能变压器、高速电磁阀等节能产品的生产和推广,开发节能技术装备、环保技术装备、资源循环利用装备。

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加快建设国家级新能源示范城市。到2020年,能源生产消费更加清洁低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30%。公共机构率先实施以电代煤,率先使用空气能等清洁能源提供供电、供热/制冷服务。加快淘汰落后用能设备,推动制冷和制热系统节能改造。

转自:中国热泵产业联盟

相关新闻